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企业动态

黄金集团任革凡作品荣获全国金融系统主题征文一等奖
|
来源:黄金集团|2021/11/15 14:39:00|作者:金轩|人气:3380

日前,中国金融文联、金融作协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散文征集活动”评审结果揭晓,陕西黄金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金融作协会员任革凡撰写的作品《风从延安来》荣获一等奖。

《风从延安来》以纪实的文字,从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大生产运动的热土、红色文化繁荣的摇篮三个篇章,生动描绘了我省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的历史风采,以及在中国革命史上坚守理想、担当使命、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给人以动力,让人无限向往。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金融工会成立70周年,面向全国金融系统举办的主题征文活动,共征集稿件920余篇,最终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和优秀奖40名,陕西黄金集团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黄金企业。

【延伸阅读】 风从延安来


春天的河水,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两岸的山花,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古时马贩子利用这里气候宜人、草肥水美、交通便利的条件,常从宁夏、内蒙赶马于此交易。当地有眼光的人纷纷用木桩筑起马圈,开起了马店,也给这里带来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马栏,穿流其间滋润着这块土地的那条河叫马栏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经是陕甘宁边区通向外界的南大门,是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前沿哨所,也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各地仁人志士就是从这里进入延安。边区所需的粮食、药品等物资,都是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入革命根据地。因此,马栏也是西安乃至全国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

这几年,红色马栏的热度一次次滚烫着我的心灵,我决定专门回趟家乡旬邑,去领略红色马栏的风采。咸旬高速贯通后,我利用国庆长假开车独自前往。一踏上这块土地,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瞻仰着维修一新的土窑洞,聆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述说,马栏的每一处革命历史遗迹都留有红色的记忆,我的思绪似乎也回到那个战争年代。

马栏是革命人才的摇篮,这是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1938年全民抗日情绪进一步高涨,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人数激增,陕北公学的校舍严重不足,延安的粮食和日用品供应也日趋紧张。这时国民党加紧反共,在通往延安的路上层层设立关卡,沿途堵截、逮捕去延安的青年学生,所以党中央决定在距西安比较近的马栏地区,设立陕北公学分校。

抗战一周年纪念日那天,仅有100多学员的分校正式在马栏以西的看花宫开学,到十月猛增到1700多人。学校的条件极其艰苦,学员常常几百人挤在一起听课,有时在零下十多度的露天上课,有时赤足冒雨上课。当时除国家供应口粮外,衣服多是学员自备。李维汉曾经回忆:“分校还是刚刚坠地的婴儿,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却已对我们抱着莫大的希望,历尽千辛万苦跑到分校来”。他特别注意以自身的优良作风影响学员,呵护这个“婴儿”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的学习。努力!努力!......”这是校长成仿吾为陕北公学创作的校歌,这首歌经常响彻在看花宫、门家、坪坊、照庄四个学区,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迁到马栏,与看花官分校合并。半年后全部迁回延安,与延安鲁艺等整编后全部开往晋东南前线。陕北公学在旬邑创办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培养了7000多名抗战干部。这些干部毕业后奔赴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为团结社会各个阶层共同抗日,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栏的鲁迅师范在当时也颇有影响,当地人亲切的称为“鲁师”。1938年4月从陕北的延长县迁到马栏办学后,实行军事编制,除开设文化课外,还结合实际开展军事训练。在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全体师生坚持自力更生,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后来又开设高级师范班,学员由办学初期的130名增加到300多名。尽管鲁迅师范在马栏办学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1939年6月北迁与延安中学合并,但他在周边几个县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的一个堂兄就是鲁师毕业走上革命道路的。

从马栏村向东北望去,在马栏河北岸的阳山上,也有一排排土窑洞清晰可见,那就是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旧址。1940年初,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在马栏创办。时任关中地委书记的习仲勋亲自任第二师范首任校长。组建初期,仅有一个班级,五十七名学生,条件非常差。为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学校曾五次迁址,最终选择了距关中地委机关比较近的地方作为校区。那年雪花飘舞的初冬,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五十多天的艰苦劳动,在马栏河北岸的山坡上,三十八孔新窑洞终于打成,新校区诞生,全校师生无不欢欣鼓舞。上课时,学员们坐在用树杈制成的板凳上,把自己的膝盖当课桌,学政治、学文化。学员们经常高唱《第二师范校歌》《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抒发着革命豪情。尽管当时生活艰苦、学习紧张,但学员之间却结下了终生难忘的同学情和战友情,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地有条件的家庭都愿意将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孩子送往这里,接受高级文化和革命教育。

这里是大生产运动的热土,在马栏随处可以感觉到。

1940年,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对八路军的给养,蒋介石下令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给边区军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国民党陕西当局宣布,任何商人不得出售商品给八路军,违者以资敌论处。为了战胜极度的物资困难,加强根据地的基础建设,坚持抗战,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关中地委的领导下,马栏地区的军民积极垦荒种地,迅速掀起大生产运动的高潮,相继建立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厂和仓库,兴建了大礼堂、会议室和工字房。

顺公路而下,我来到当年修建的“红军桥”。这是1941年驻马栏的红军,为方便军民的生产和生活,在马栏河上修建的七孔石拱桥,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桥”。当时这里还流传着一句赞扬红军桥的顺口溜:“红军桥面宽又宽,八个墩墩七个眼。百姓走着心喜欢,康庄大道通陕甘。”虽然经历了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座石拱桥依然坚固如初,巍然屹立在马栏河上。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从小就喜欢唱、喜欢用二胡演奏的曲子--《绣金匾》,就诞生在马栏这个地方。

陕西是红色资源大省,在革命年代的三秦大地,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经典革命歌曲。《绣金匾》就是在那个年代诞生于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新正县马栏区三乡(今旬邑县)并唱响全国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

这首歌的作者叫汪庭有,祖籍陕西商南,两岁时因老家闹荒旱,全家人逃难到富县。1936年,20岁的汪庭有来到了马栏区三乡杨家店子村落户定居。他从小就喜欢唱歌,每到一处都能很快学会当地民歌,有的歌只听一两遍就会唱了。他在开荒种地时,一边劳动一边高兴地哼着歌儿,从歌声中感受着一种力量,唱不完、唱不够,将歌声完全融入了生活中。有时他还自编自唱,因为不识字,没法记录,就只好编好一节后马上教给村上的孩子们唱。到过年时,他就带着村上的孩子把自己编的新歌唱给群众听,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绣金匾》就这样逐渐地唱开了: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

《绣金匾》唱的是《绣荷包》的调子。从歌词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及革命领袖最纯真的爱,对劳动生产的热情,展现出一幅边区党政军民同心同德,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美好图景。时任关中分区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一次军民联欢会上听了汪庭有与孩子们合唱的《绣金匾》以后,握着汪庭有的手说:“你唱的这首歌不但好听,而且内容太好了!我推荐你去各县乡演出,并到延安去演出,让毛主席亲自听听。”1944年11月,汪庭有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获得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甲等艺术英雄的称号。

马栏,像一颗镶嵌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南端的明珠,在中国革命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