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榆林日报:一线劳动者的平凡“微光”
|
来源:榆林新材料|2024/7/26 16:49:00|作者:榆林新材料|人气:5383

在陕西有色榆林循环经济产业园,榆林新材料集团的项目建设者和生产线上的广大职工们坚守岗位,奋战在高质量项目建设和生产一线。

35岁的王永涛大学一毕业就到了榆林新材料集团阳极分公司焙烧车间,从一开始懵懵懂懂跟着师傅学习到熟练地完成相关操作,现在已然是该车间的中流砥柱。

王永涛正在提起火道热电偶进行移炉作业

在40多摄氏度的车间里,他要和同事们进行焙烧炉的移炉作业、设备巡检、工艺控制等工作。

“移炉是个细活,也是个危险活,同事们秋裤一年不离腿既能防止烫伤,还能吸汗透气。”王永涛说着,把热电偶提起来放到燃烧架上。炭块制品热电偶是把控炉内温度的关键,1000多度烧得红透的合金长管,隔两米远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炙烤。

作业间隙,王永涛说,随着业务的不断熟练,他们也学会了作业、作息的合理分配,保证高效作业的时候,也能合理分配体能。

在铝业分公司电解二车间一区,三十多岁的电解小组长王彦龙穿戴好劳保准备进行换极作业,自2012年来到公司后,十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车间工作。

不管是早班还是晚班,我们这些熟练工基本都是满负荷作业,更不用说新人。”王彦龙说。跟随王彦龙走进车间,此时电解槽旁的温度更是高达60℃以上。在一顿繁杂的操作后,王彦龙指挥天车将残极提了起来,捞块、扒沉淀……整个作业持续了30分钟左右。

王彦龙正在进行换极作业

回到更衣室脱下工装,王彦龙就像被从水里捞出来了一样,汗顺着手指往外流,一口气喝了半瓶水。王彦龙说:“车间这么多工序,捞块、扒沉淀是最危险的,也是最难熬的。液体电解质有900多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是再辛苦、再危险的岗位也要有人去做,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累点也没啥。”

与王彦龙室内高温工作不同,作为发电分公司的一名汽机设备检修工——郝国云的工作却是“冰火两重天”。

乘坐电梯到达46米高的空冷岛,一出电梯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伴随着机器巨大的轰鸣声,郝国云开始了他的检修工作。

“越是天气热的时候,检修工作越是要精细。”郝国云说,榆林地区风沙大,柳絮杨絮也多,单位上了自动冲洗装备以后,我们的工作压力相对减小了,但是巡检维保马虎不得。

一排排翅片呈波浪形对立,中间不到40厘米的通道就是维保通道,也是郝国云和同事们平时检修的场所。

“平时更换装配冲洗设备我们就是抱着电机,背靠在翅片上,装好水盘、冲洗管、控制柜等设备再进行清洗。”郝国云说,“固定架上温度都到了60多摄氏度,翅片得有70摄氏度,汗水流下后很快就会在热气的烘烤下蒸发。”

郝国云正在检查空冷岛减速机联轴器处异音

平凡铸非凡,微光汇星河。王彦龙和他的工友们,坚守岗位、挥洒汗水,用勤劳的双手和坚毅的精神诠释着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人的职责和使命,在推动榆林新材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追梦路上奋勇前行。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a9sO6-4AZn6ByZTnSKRC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