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陕西日报:项目建设“拉满弓” 经济发展铆足劲
|
来源:陕西日报|2023/4/6 8:40:00|作者:郭军|人气:5505

连日来,在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热解启动工程(以下简称热解启动工程)粉煤热解装置两侧,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派忙碌景象。

3月26日,陕煤集团总经理助理、榆林化学董事长宋世杰说:“热解启动工程粉煤热解装置已经连续运行300多个小时,产出焦粉19939吨、煤焦油5111吨。至此,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一阶段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目前,二阶段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项目动起来,投资跟上来,信心强起来。春日里,从北到南,能源、交通、水利等一批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三秦大地处处生机勃发。今年,省属企业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40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88.61亿元,同比增长14.20%,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 扬能源优势

省属企业生产了全省48%的石油、38%的煤炭、60%的钢材、25%的天然气,是我省能源保供的“压舱石”,是能源“稳”“控”“转”的主力军

能源企业在稳供、保供,践行“能耗双控”的同时,把传统能源挣来的“钱”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投在新能源和非能产业培育发展上,实现传统能源的有效转化

“井下是工厂、地面是花园”是巴拉素煤矿给人的第一印象。

该煤矿位于榆林市榆横矿区北区,井下富含优质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和低温干馏用煤,是延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的配套项目,也是陕西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开发项目。

随着地面调度员轻点“一键启动”按钮,井下泵站、皮带、转载机、运输机、采煤机等装备依次启动。

“少人、高效、安全来自科技赋能。”巴拉素煤矿工程管理部经理徐圣集说。

储量丰富的巴拉素煤矿被列入国家保供名单,该煤矿将建设规模从1000万吨/年调整至1500万吨/年。

“目前,矿井地面工业场区内生产系统及选煤厂已全部建成投用,文体活动中心和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两栋单体建筑也进入装饰装修收尾阶段,预计6月底前全部投运。”徐圣集说。

省属企业生产了全省48%的石油、38%的煤炭、60%的钢材、25%的天然气,是我省能源保供的“压舱石”,是能源“稳”“控”“转”的主力军。

那么,能源企业在稳供、保供,践行“能耗双控”的同时,如何把传统能源挣来的“钱”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投在新能源和非能产业培育发展上,实现传统能源的有效转化?

陕煤集团给出答案。

在榆林神木,银色的管廊、储罐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光芒。

“去年10月,作为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一阶段建设重点,榆林化学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已经产出聚酯级乙二醇产品。”宋世杰说,“眼下,一阶段的另一个重点项目,热解启动工程正在通过对煤炭拔油、提气,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这个由两阶段工程组成的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是陕西传统能源实现“转”的标志性项目。

“二阶段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的环评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对接生态环境部报批。”宋世杰说,“这个项目建成后,煤炭资源将转化成高附加值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塑料和特种油品等新能源、新材料产品。”

■ 补齐制造业链条

近年来,秦川集团围绕主机和高端制造板块,不断面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布局研发和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机床产业链上下游的汉江工具、关中工具、汉江机床、宝鸡机床等企业先后实施“复杂数控刀具提升工程”“切削刀具智能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提升秦川集团机床的制造水平

秦川集团是国内少有的机床全产业链企业。上游的刀具和滚动部件在国内领先,中游齿轮机床、螺纹机床、外圆磨床、五轴加工中心立/卧式加工中心、高档数控车床等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3月28日,在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工地,工人们忙忙碌碌,正在为五轴加工中心厂房和试验中心安装管道。

“创新基地6个单体工程主体结构已经完成,预计今年7月将试投运。”3月28日,秦川集团创新基地项目负责人邱晓鹏说,“创新基地建成后,不仅能进一步释放秦川集团高端五轴加工中心产能,还能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构建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建设创新基地是秦川集团坚持补链强链行动之一。近年来,秦川集团本部围绕主机和高端制造板块,不断面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布局研发和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机床产业链上下游的汉江工具、关中工具、汉江机床、宝鸡机床等企业先后实施“复杂数控刀具提升工程”“切削刀具智能化改造工程”“功能部件产业化升级工程”“数字化工厂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提升秦川集团机床的制造水平。

陕北新能源动能十足,到处活跃着省属企业的身影。

“粒状多晶硅是我省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产品。”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瑞硅材料)副总经理徐岩说,“我们的下游客户有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陕西省确定光伏重点产业链以来,上下游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动能。

天瑞硅材料粒状多晶硅产品质量为光伏特级,2020年以来,下游需求非常旺盛。“我们已有的1.8万吨/年硅材料生产线,远远不能满足订单需求。”徐岩说。

“8万吨电子级粒状多晶硅产业升级项目是天瑞硅材料的扩产能项目,也是2023年陕西省重点项目,总投资96.79亿元。目前,前期的审批手续、设计、设备采选以及招募投资人等工作都在有续推进。”徐岩说。

■ 强基础利长远

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涝峪改扩建项目预计9月30日建设完成,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

东庄水利枢纽各项工程稳步推进,陕西库容最大、坝高最高的水利工程正一天天显露真容

引汉济渭工程各建设单位全力保障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关中人喝上汉江水的日子越来越近

眼下,在春光美好的三秦大地,建设者们正抢抓黄金施工期,全面推进工程施工进度,为重点工程早日惠及民生争分夺秒。

渭河特大桥工程是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涝峪改扩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3月29日,在渭河特大桥建设工地,塔吊林立、焊花飞溅,数百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

这两天,陕西交控京昆改扩建管理处工程科副科长刘纯智一直在工地上忙碌。他说:“目前,渭河特大桥已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争取7月底前实现大桥合龙。”

据陕西交控京昆改扩建管理处副处长杨新红介绍,预计扩建项目9月30日建设完成,具备通车条件,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

作为水资源缺乏的省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关心水利,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如今,在礼泉县叱干镇和淳化县车坞镇交界处的泾河峡谷中,随着各项工程稳步推进,陕西库容最大、坝高最高的水利工程正一天天显露真容。

东庄水利枢纽是陕西紧抓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渭北“旱腰带”百姓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渭河淤积和洪水灾害问题,助力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吊车、混凝土泵车、运输车马力全开。连日来,该工程各建设单位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关中人喝上汉江水的日子越来越近。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通水后,可满足包括陕西省在内4个城市共21个受水对象的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同时提高陕西关中地区供水网络水质标准,改善当地地下水超采状况,造福超过1400万人。

(原文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04/06/content_8065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