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和夫人在西一路附近看到一家梁家河小米店,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我一直对陕北的小黄米情有独钟,因为陕北的小黄米做的黏饭特别黏,熬的粥也稠,无意中看见售货员小桌上放着一本书:《梁家河》,就翻看起来。无形中就被故事吸引,一会儿就看了好几页。夫人买好小米说要走了,才放下书离开,心里想着一定要买这本。 过了几天,公司党委通知我们支部去领这本书,但我却在宝鸡出差,只能回去再奉读。 6月1日上午,我在办公室里开始读《梁家河》,一直看到了十二点半,才去吃饭。下午因为去甲方处,就把书带到车上准备晚上读。回家车停稳,赶紧先把书拿下来,害怕忘记了。走出地库,就开始读起来,一路慢慢吞吞溜达着,看着走着,在这个全民看手机的年代,大家看见我拿着一本书边走边读,小区的人都很异样。为何《梁家河》能让我手不释卷,就是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放不下。回到家中,吃完饭就开始细细阅读,电视剧的情节看不进去,夫人的话甚至听不进去,我完全融进了书中的情节故事,一口气读到晚上深夜,将书全部读完,感慨万千。 去年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同志做报告,整整站立三个半小时,毫无困意;在任何场合,走向会场时,都迈着矫健的步伐,昂扬的精神,让人感受到领袖的气质;在考察期间,遇到雨天,自己打伞,挽起裤管;人民受灾,他心急如焚,亲身探望,拉着农民兄弟的布满老茧的手,从不嫌弃。看完书,我明白了,原来这种坚韧,刚毅,伟岸,能吃苦,爱民如子的精神正是来源于他生活了七年的梁家河。就像他说的“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书中开头就讲,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的情形,时隔四十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把昔日的伙伴的小名一个不差的叫出来,问寒问暖,拉家常,关心备至。回忆着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都在眼前,这是怎样记忆力,我想记忆力是一方面,关键这是他深爱的地方。就像艾青的诗中写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太深。”看着书中他和伙伴们重逢的热情场景,我禁不住喉咙哽咽。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惭愧的是自己,前一段初中同学的儿子结婚,来了好多三十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我竟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父亲被打倒,母亲下放,家人离散的情况下,背井离乡,只身一人来到贫瘠、穷困的梁家河,吃不饱,穿不暖,虱子、臭虫的叮咬,各种折磨,常人很难忍受的痛苦,却在近平身上炼就了一身硬气与倔强。他说“都枪毙一百次了还怕什么。”这是何等坚韧的不屈精神。习近平的少年时代,在那么困苦的条件下,在“面包喂狗”、“不跟红旗走”、“关进派出所几个月干重体力劳动”等等事件的影响下,他都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毅,千锤百炼出精品,近平同志的刚毅不屈,坚强体魄正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形成的,他自喻“我就是一个农民”。他完全把自己融进梁家河,他要为民办事。 正是这种高尚的人民情怀,使他胸怀天下,心系沧桑,他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一个青少年,为了入团、入党连续写申请书达八、九次,从不抱怨,坚决做好自己,这是多少人做不到的。因为坚持,因为信念,因为不忘初心,所以他入团入党,当上了支部书记。他处处为民着想,带领人民群众,一起为村里筑坝,修良田,建省上第一个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甜水井。他一心都想着为梁家河怎么增收,怎么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劳动身先士卒,从不怕累“撒奸儿”,他率先跳进冰冷刺骨的泥水,他勇挑100斤的担子走十里地。正如他讲的“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 在梁家河七年,他不断思考,是生存还是毁灭,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影响着他的一生,一步步走向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心系人民,他心里有人民,他在各种场合讲话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民,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他在梁家河吃的是玉米、高粱,陪伴他的有虱子、臭虫,甚至有蛇,然而他一直坚持读书修身。读书,借书,还书,做笔记,晚上在煤油灯底下熏着黑烟读,白天在野外吃着黄土,他仍坚持读书。他讲话引经据典,许多经典都能脱口而出,就是源于他的爱读书。他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他一再强调个人修养,个人素质,品质能力的重要性。要想治国,必先修身。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 《梁家河》给我的感悟深广而久远,我也在思考新时代如何做好一个合格党员,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如何带领支部搞好党建工作。 看完了书,我有了去延川梁家河看看的愿望,这个愿望一定要实现。我要去亲身感受一下梁家河所蕴含的精神底蕴,体验一下伟大领袖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长的奋斗历程。
|